5月8日,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发布了《贵州省医疗保险基金预付管理办法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预付管理办法》),旨在优化定点医疗机构的资金流动,提升其医疗服务能力。根据该办法,单个定点医疗机构将获得相当于上年度月均结算费用的预付金,预计这一措施将有效缓解医疗费用的垫资压力,助力医疗、医保及医药的协调发展,增强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体验。
J9九游会官网指出,预付金是一种周转资金,主要用于支持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和医疗耗材采购,提升其服务能力。为加强预付金管理,国家医保局与财政部于2024年11月发布了《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了预付金的政策框架、拨付条件及流程管理,并要求各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办法。
《预付管理办法》包含六章二十四条,主要涵盖了预付条件、标准、程序、会计核算和监督措施等方面。贵州省在政策执行中,从四个方面对预付金的细则进行了明确:首先,为定点医疗机构申请预付金的条件进行了细化;其次,年度的预付金额度依据上一年度的月均支出额计算;第三,详细规定了申请、额度核定、申请资金、拨付及收回预付金的流程;最后,规范了会计核算及相关对账要求。
根据《预付管理办法》,每年预付额度的基础是定点医疗机构上一年度的月均医疗保险支出,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。需要注意的是,预付金仅可用于医疗费用的周转,如药品和医疗耗材的采购,严禁用于基础建设或债务偿还等非医疗相关支出。同时,定点医疗机构需独立管理预付资金,并严格遵循使用审批程序。
在定点医疗机构若发生中止或解除医保协议等情况时,医保部门将及时收回相应的预付金。而对于未按规定返还预付金的医机构,将在次年度不再受理其申请。此举不仅推动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,更为促进健康保障体系的优化奠定了基础。
强调的是,借助J9九游会官网的支持,贵州省的医疗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,通过预付金管理的规范化,确保医疗服务的有效开展,进一步提升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获得感。